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乱伦小说视频网,青青青久热国产精品视频,午夜在线看污网站

首頁 / 學術交流 / 國際會議

2025第17屆國際電子測量與儀器學術會議(ICEMI 2025) 會議日程

2025-06-12 國際會議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電子測量與儀器分會、北京交通大學、《儀器儀表學報》、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第17屆國際電子測量與儀器學術會議”將于2025年8月22~24日在中國北京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位專家、教授、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在此歡聚一堂,交流信息、研討問題、促進了相互間的了解和友誼。會議論文集由IEEE Xplore出版,可在EI檢索。

在此,我們誠摯地邀請您,踴躍投稿并出席此屆會議,與世界各地的同仁交流測量與儀器儀表技術的最新成果。

主辦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承辦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電子測量與儀器分會

     北京交通大學

     《儀器儀表學報》

     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INSTRUMENTATION

     《電子測量技術》

一、征文范圍

1.?? 測量儀器基礎科學

2.?? 儀器儀表及測試應用

3.?? 人工智能研究

4.?? 信號與圖像處理

5.?? 傳感器與非電量測量

6.?? 網絡測試系統及通信

7.?? 控制理論及應用

8.?? 狀態監測、故障診斷與預測

9.?? 射頻與微波測試

10.? 傳統儀器與現代網絡的融合

11.? 智能制造與測試測量

12.? 空間科學儀器

13.? 前沿與交叉

二、投稿須知

1.會議語言:英語

2.會議地點:北京

3.會議網址:www.icemi.cn

4.請參照http://www.icemi.cn網站上“下載專區”提供的格式要求對論文排版

5.請通過http://www.icemi.cn網站上的投稿系統進行在線投稿

6.文章將送至本會議技術委員會審稿,經審查錄用的論文在作者進行會議注冊、繳納會議注冊費且參會后,由IEEE Xplore出版,EI檢索

7.每篇論文至少應有一名作者到會宣讀或者張貼論文

三、重要日期

論文提交開始時間2025年1月15日
論文提交截止時間2025年6月30日
論文集出版2025年8月22日

四、會議地點

會議地點:北京西直門賓館 西直門內大街172號

五、會議日程

第一天? 8月22日:會議代表報到

第二天? 8月23日:大會開幕,主題報告

第三天? 8月24日:分組交流 墻報展示

會議日程表
2025年8月22日
酒店大堂(西直門賓館)
8:00-20:00全天報到
?2025年8月23日
會議簽到、開幕式、特邀主題報告
8:30-9:00會議簽到
9:00-9:20開幕式致辭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領導致辭
北京交通大學領導致辭
9:20-17:00特邀主題報告(持續更新中)
報告人: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Henry H.Radamson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
題目:Short-Wave Infrared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報告人: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向維教授
題目:待定
報告人:韓國仁川大學Gwanggil Jeon教授
題目: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Meets AI Innovation: Opening a New Era with Computer Vision
報告人:北京交通大學陸德彪教授
題目:Train Localization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 Towards Beidou for Railways
報告人: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Saman K. Halgamuge教授(IEEE會士)
題目:AI in Designing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報告人: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Malka N. Halgamuge高級講師
題目:Securing the Future: Cyber-Resilient Measurement Systems in the Age of AI and IoT
?2025年8月24日
分論壇交流、墻報展示
8:30-16:00分論壇交流
16:00-17:00墻報論文展示

六、特約專家簡介

1.jpgHenry H.Radamson 歐洲科學院院士,教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兼光電集成研發中心主任。多次參與全球性科技論壇活動,包括2023全球科技創新高端智庫論壇和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并在會上就半導體技術發展、通信技術前沿等議題發表主旨報告。他從事納米材料、納米光子學和納米傳感方面的研究。在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240余篇,其中包括2本學術專著、3篇評論文章和7本書籍章節,獲得多項PCT(美國及歐洲專利)發明授權并擁有數十項中國發明專利。
2.jpg向維,澳大利亞物聯網學科創始人,現為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思科冠名講席教授、思科樂卓博人工智能物聯網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和樂卓博大學計算機學院科研副院長,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物聯網。在國際著名期刊和頂會如 ? ?IEEE TPAMI和CVPR、NerulPS上發表350余篇論2020-2023連續4年入選斯坦福全球Top 2%頂尖學者。
3.jpgSaman K. Halgamuge教授,IEEE Fellow,IEEE在計算智能領域任命的杰出講師演講者。現任墨爾本大學電、機和基礎設施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澳洲國立大學(ANU)電子電氣、能源和材料工程學院名譽教授。曾任澳洲國立大學工程研究學院院長(2016-2018年),并在墨爾本大學擔任教授、國際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和高級講師等職位(1997-2016年)。
他的基礎研究貢獻在于無監督和近無監督類型學習以及透明深度學習和生物啟發式優化。在Google Scholar中的H指數為43(9200次引用)。
4.jpg陸德彪,北京交通大學自動化與智能學院教授。曾在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研發中心的動力總成部門從事油門踏板監測功能的安全架構工作。于北京交通大學分別獲得了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和交通信息工程碩士學位。2010年-2014年期間,在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目前,為IEEE 中國理事會的秘書長,URSI-CHINA 青年科學家委員會成員,IEEE R10行業關系委員會成員。他已發表50多篇期刊論文,并于2020年-2024年擔任 IEEE ICEAA 特別會議聯合主席。他的研究方向包括GNSS安全定位、列車控制以及與安全相關的GNSS認證,以實現更安全的交通應用。
5.jpgGwanggil Jeon韓國仁川國立大學教授,IEEE高級會員,分別于2003年和2005年于漢陽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并于2008年以“最高榮譽” 博士生從漢陽大學畢業。2016-2020年間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擔任教授。自2019年至2020年,作為高級客座教授在米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交流、工作。曾在中國四川大學、西班牙巴塞羅那龐培法布拉大學、中國新疆大學、泰國曼谷拉德克拉邦蒙古國王技術學院和法國第戎勃艮第大學擔任訪問教授。并于2007年獲得IEEE Chester Sall獎項,2008年獲得ETRI期刊論文獎,2020年獲得韓國創業部頒發的產學研優秀獎。
6.jpgMalka N. Halgamuge,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網絡安全高級講師。IEEE 計算智能學會維多利亞分會的主席。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個人H指數為25,累計發表論文126篇,論文總被引數累計2171次,主要研究方向涵蓋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與天文學、醫學等領域,連續五年(2020至2024年)被斯坦福大學數據庫列為全球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2%的研究人員。

七、聯系我們

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南大街5號? 100009? 《儀器儀表學報》雜志社會務組

電 話:010-64044400??

E-mail:icemi@vip.163.com?

F-網址:http://www.icemi.cn